從事教職,看到台灣的學生,真的是很辛苦!!
教育部多年的教改,在我畢業後當起老師後,發覺,教改根本沒改!!
坊間的補習班,一樣衝著考取前段班、名校、月考成績。
自古以來的升學主義,貫穿了台灣的老中少族群,想到國高中時期,幾乎每個人都喊累。
然而,儘管教育改革的聲浪喊的兇,卻未見一個成功的改革案例。多數的學生,面臨繁重的課業壓力,只有接受跟抗拒兩種。也曾經,我是後者。
以英文來說,現在很多學生從小學就開始接觸英文,連鎖兒童美語補習班,應該唸出來一堆大家都不陌生。只是我很疑惑的是,既然現在學生英文起步的早,為何上國中後英文成績還是差異非常大? 好的可以很好,不好的,還是一樣爛。明明問起來大家小學都有學過英文。
後來我發現,部分原因出在教材及老師的教法。
目前市面上的兒童美語教材琳瑯滿目,百家爭鳴。各外文出版社都在搶這市場,也出了非常多的教科書。每個系列都有其配套。說到這點,就不禁要讓我誇獎國外教科書編輯的用心,這是國內出版社還未能做到的,基於人力及成本考量吧。
然而出了這麼多教材,補習班或老師的選擇也很重要。因為不是每ㄧ套教材都編的很好。
所以如果教材選得不好,已經影響教學成果的一半了。
好的英文教材(以啟蒙教材為首),個人認為,應該是從發音開始吧。
且是自然發音(phonics),而非kk音標。
太多人誤解自然發音,以為把26個字母發音教完就叫自然發音。
說穿了,他跟我們唸中文習慣的 "有邊讀邊" ㄧ樣的道理。看到字馬上可以從中拆解發音規則。
這麼好用的東西,為何一大堆人不懂得用,至今還一直強調學習kk才是王道
甚至連目前就職的補習班主任也這麼認為
只是這東西,雖然小學英文課本也有上,但上的不扎實。要通盤了解就要另找補習班了。
升上國中後,更不用講,雖然課本裡也有帶到,但都是輕描淡寫,課程重點還是擺在文法。
結果導致一堆學生看到單字不會唸,或者單字背不好,只會死背。
ㄧ樣的惡性循環,等到上高中、大學。台灣學生背單字還是一樣痛苦。
所以現在發覺,啟蒙教育真的是基礎。大家都會講 "萬丈高樓平地起"
對於學英文何嚐也不是這樣?
當大家ㄧ昧的拼文法、拼分數。考卷一直寫,真的都只是紙上談兵而已。
但回歸到最原點,英文真的就是拿來溝通用的,而非考試工具。
只是多數人、甚至家長,還是認為眼前看的到的分數是最重要的。
所以拿起國中參考書,看著裡面密密麻麻的文法、例外用法 (有的還講得不清不楚)、及奇怪的編排方式,
看著8年級的學生們,真是喜憂參半。
ps. 台灣的出版社真的應該去看看國外的教科書怎麼編排的。目前看過最好的還是朗文(Longman)的書
國際大品牌,果然水準差很多!!